[
2016-1-1 00:37 | by tomato ]
年末的时候小小整顿,看见年初时在日历上记下的一些事务,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这才知道,忙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个明天来得飞快,更是一个个今天去得迅捷,一不留神,就跑了个没影儿。
仿佛是,2015年经历的所有事情,不留空隙地堆在时光里,把年头和年尾用力地,挤开,隔阻。
……
……
……
(说人话!)
事情太多了,脑子糊涂了,时间感错乱了。。。
好吧,不管怎么样,谢谢2015年,谢谢所有的喜悦与悲伤,收获与失去,体验与感悟……所有的这些,组成了我又一个整年的生命。
更加谢谢所有仍然记得这里的朋友们,2015年,我在这个小站里,只发了8个字,我把全部的时间都放在了小站之外。这种情况也许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如果顺利,我希望2016年夏天以后,在一个似乎听上去很遥远但是又真实存在的“猴年马月”之后,我能够重新回归。衷心感谢大家的“记得”与“拜访”!
祝所有的朋友们,2016,新年快乐!
[
2013-12-3 12:04 | by tomato ]
彗星ISON算是泡了汤了。经过近日点之后,它的表现跟以前的彗星不太一样,它的彗核显然是被摧残得七零八落了,但又留下了一些奇怪的残骸。留给科学家们的,有一大堆的问题,这些问题显然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对于我等希望看到肉眼可见的世纪大彗星的一般民众,显然是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的了。只能寄望下一颗暂还不知将会怎样表现的彗星,能够再给我们带来希望与精彩。
所以,看个电影吧。《地心引力》,近期的口碑和票房都还不错。从技术层面上,Geek们自然可以挑出一大堆的问题,这也是科幻电影基本上都不可避免的。从整体而言,情节虽然简单,但是情感表现还算不错,视觉效果自然也是一大卖点。于是,在此推荐。
[
2013-7-5 01:09 | by tomato ]
多年以前,蜗牛君曾告诉我他写高考作文的诀窍在于引用。名言、名段、名事迹。
所以。
有位名人作过一个三段论:世事无常,万物皆变。物以稀为贵。常与不变,贵中之贵。
几天前,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组织了一场宇宙驿站站长的联谊会,我没有参加。
借口可以有很多。
站冷水平烂,人忙事务烦,路遥高费用,偷懒想当然。
其实这些都不要紧,最关键的,是有心。
如果挤一挤时间,克服克服困难,还是去得成的。
但最终我还是没有去参加。
心向往之,遥遥默祝,没有参加。
上一次的会议,好像是在2007年。
我同样地心向往之,遥遥默祝,没有参加。
时光悄悄一晃,已是经年。
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好机会,可以参观喜欢的天文台,可以听有趣的讲座,可以认识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后来。
与会者中有人说。
见到很多年轻的学生,仿佛又看到了10多年前的自己。
不知多年以后还有多少人能坚持喜欢星空的念想,无论如何希望他们至少能保持得和我现在一样。
也有人说。
这是一群坚守星空的理想主义者,纯真而执著。
不经意间,近十年了,世事沧桑,但,我们一直未曾变过的那份心与情。
我知道宇宙驿站成立以来走过的起起伏伏。
天似穹庐虽然微小,却也算是当年成立较早的一个子站。
所以。
哪怕我没有太高的水平论天文,也没有太深的技术建网站。却只有资格,倚老卖老。
最开始,只要凭一个网名和一次冲动,发一封邮件,就有资格成为宇宙驿站的成员。
到后来,站长要提供真实姓名,提交详细的表格申请了。
而现在,站长竟然必须得通过实名制审核了。
美国的棱镜门引发了一场在自由与安全间纠结的大讨论。
诚如是,虚拟世界越丰富,自由与安全之间的矛盾就越突出。
对于宇宙驿站,个中的经历,是痛楚,也是成长。
对于我个人,我很感谢宇宙驿站为我这个天文旅者提供了一个栖息之地。
它既是我十年来坚守天似穹庐的稳固基石,也同样是一根连接了我与天文的精神脐带。
把话题扯得远那么一丁点儿吧。
我始终坚信: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所以在我们小时候,对于星空,对于宇宙,总是有着神奇的幻想,这便是最初的兴趣。
在多年前一次路边天文活动中,一个8岁的少年问得我把五脏六俯都吐出来了,差一点儿就丢脸了。
小爱好者比比皆是。然而很多人,最终将渐行渐远。
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不少人早就忘记了童年对星空的向往,甚至懒得抬一抬眼,望一望那片越来越小、越来越黯淡的星空。
但我还是敢说,想当年。
在初中班主任询问将来志向时,是我拍案而起,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要当天文学家”的。当时为了解释天文学家不是搞天气预报的,还费了我一番唇舌。
然而中国大学的天文学系,很少,迄今为止,也还只有5个,个个都属于知名学府。填报高考志愿时,有的省招一两个学生,有的省,干脆招生零人。
所以有志于学术的爱好者,能够最终走向天文研究道路的,有不少都走了弯路。物理、数学、气象,格物致知,曲线救国。
而更多的人,迫于生活、资源,渐渐远离。
还有一些人,像我一样,把天文当成了一项不放弃的业余爱好,或者说,一种习惯。
幸好,天文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不仅能各得其乐,而且能互见所长。
而我终究还是走了一条奇葩路线。就算是作为一个天文爱好者,也只能用资深入门级来定位了。
我的人生轨迹,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引力影响。
怪力乱神。跑偏得比较厉害。
跑着跑着,从理科一路就跑到文科去了。
很幸运的是,我有天似穹庐。
宇宙驿站给了我一块自留地,让天文在我的心中,始终占据着那么一小块地盘。不大,但很温暖。
哪怕是我连天文论坛都不怎么上了,天文书籍都不怎么读了,天文活动都不怎么参加了,哪怕是连望远镜都生锈了,赤道仪都变卖了,照相机都用来拍小孩了。我都还能拥有,我的天文精神家园。
我有小妹一枚。她有自己的翻译理想。
我对她说,你最好找一个圈子,大或者小,现实或者虚拟,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身处其中,观察与学习,体会与感受。
所以。
宇宙驿站给了我这样一个圈子,即便,站是边缘站点,人也是边缘人物,我依然厚着脸皮使着劲儿,努力地贴到圈子的边边儿上,恬不知耻地宣布:“这是我的圈子。”
所以。
我在天文的自寻幽径上一路且行,且珍惜。
我也始终都记得一句话。
头上有星,脚下有路。
是宇宙驿站大当家崔博士曾经用过的签名。
多么应景的一句名人名言!
当然,我也没忘记那一年蜗牛君在传授我写作心得时说的下半截话。
引用。哪有那么多正好应景的材料?生造一个应上去也罢,反正阅卷师也没有尽知天下事的,老师所不知的引用,反而显得我们有水平。
而且后来我知道了,苏东坡老先生,也用过这一招。
好吧。我承认开头的三段论是我编的。
只是想说,人生于世,坚持真是一件不易的事。
但我们的周围总有那么一些坚持的人,而我们自己,也总有那么一些坚持的事。
这样,真好!
[
2013-6-1 09:26 | by tomato ]
对于宇宙老爷爷来说,人类是小小小……小宝贝。
所以,祝所有的小小小……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探索与发现,是儿童的天性与乐趣,也是人类的天性与乐趣。
探索永无止境,发现无处不在,快乐常在身边!
[
2012-12-31 18:58 | by tomato ]
2012年的最后一天。很晴。好冷。
看时光静静流过。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像许多过去的年份一样,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有收获和有遗憾。
岁末年终,传说中的末日没有到来,不知道是该松一口气还是该叹一口气。
有时候世界像我们一样,都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明知不好,但依旧傻傻地喜欢着《狼来了》中的放羊娃,喜欢着那些扔下农活就往山上跑的叔叔伯伯,喜欢着那些因为被爱而得意洋洋的开怀大笑,并打心眼儿里巴望着再一次又一次的溺爱。
末日食言。未来有了着落。我们还可以坚持所有想完成很久,然而尚未完成很久的梦想,我们还可以继续没有哭笑、奋斗和遗憾够的,那场卑微与华丽的人生。
在坚持前进的比赛中,没有什么对手比时间更加可怕,它不休不眠,始终如一地贯彻所有的竞赛精髓。快。准。稳。狠。
我们都是屡败屡战的参赛者。
还好,有一句老话说得好,重在参与。
祝所有参赛者新年快乐!
[
2012-9-2 17:49 | by tomato ]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Neil Alden Armstrong) 1930年8月5日生于俄亥俄州瓦帕科内塔。1955年获珀杜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49-1952年在美国海军服役(飞行驾驶员)。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 。2012年8月25日,阿姆斯特朗因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并发症逝世,享年82岁。
我们会永远记住他在登月后所说的那句话: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
2012-3-12 18:11 | by tomato ]
是什么时候从网易个人主页,搬至国家天文台LAMOST工程的宇宙驿站,已记不清确切的年月了。
十年前的今天,宇宙驿站成立,为广大的天文爱好者提供网络空间,做主页、做论坛、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时候,博客这个概念还全然没有被历史开启。
只记得主页搬家之前,自己的内心也挣扎了一小段时间。时常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是否有资格在驿站入驻?我真的有能力做好配得上驿站的天文网站么?想法单纯,却也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因此,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向管理员崔博士发起了入驻申请。被通知申请通过之时,内心是无尽的欢喜。
还记得那些年的艰苦与勤奋,初入大学校园,没有个人电脑,为了省钱,常在图书馆抢机位进行主页的更新。图书馆与宿舍距离遥远,有时候冬夜寒冷,来回路上却也颇能“头顶有繁星,心中生喜悦。”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毕业,再一眨眼,也已经参加工作多年。天似穹庐几经波折,一度搬至新浪博客,也几近倒闭,但最终励难重生,坚持了下来。这些年,即便关于天文的手脚懒惰了许多,即便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但心中总有那么一块自留地,属于天文,也属于自己的“天似穹庐”。
虽然,当年的申请中说要为天文科普事业作出贡献的豪言壮志如今看起来实现得甚为微薄,自己人生的主线也离天文越来越遥远,但我想“天文爱好者”这一身份,我是终身挥之不去了。
今天是植树节,也是种下“宇宙驿站”这棵众多天文爱好者得以依靠的大树的好日子。谨以这些仓促而凌乱的文字,祝贺驿站十周岁生日快乐!